老年人再婚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

摘要:老年人再婚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?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,丧偶人群的再婚已经是必然的社会趋势 丧偶人群中的老年人不同于普通的再婚群体,由于涉及扶养、赡养、继承等各方面的问题,使得
老年人再婚应当注意哪些法律问题?
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,丧偶人群的再婚已经是必然的社会趋势.丧偶人群中的老年人不同于普通的再婚群体,由于涉及扶养、赡养、继承等各方面的问题,使得老年人再婚须在法律上予以特别的关注.
1、同居或走婚
老年人再婚的第一阻力来自于子女,出于道德、财产等诸多因素的考虑,子女一般不赞成老年人另行组建家庭.鉴于此种情形,老年人一般直接同居生活.由此便产生法律隐患.例如:骗婚、盗窃、甚至发生人身伤害事件.南京离婚律师在此提示:非婚同居虽然法律并未明令禁止,但此种同居关系法律也不予保护.一旦出现争议,受损害的同居老人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.
2、夫妻扶养
夫妻之间互相扶养是《婚姻法》确定的夫妻义务.由于身体健康因素的影响,
决定了夫妻抚养义务的在老年人再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.实践中,一些老年人往往再婚后身体出现问题,而对方则直接将照顾疾病老人的责任直接推给其子女.南京婚姻法律师认为:此种行为应当认定为不履行夫妻扶养义务,可以作为认定感情破裂的离婚条件.如果情节严重,则构成遗弃犯罪.当然,如果老人本人也存在疾病或自理障碍,则应另行认定.
3、子女赡养
《婚姻法》第三十条明确规定“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,不因父母的婚姻关
系变化而终止.据此,老年人再婚不应成为子女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理由.南京婚姻法律师在此提示:再婚老人与配偶的子女属于继父母子女关系,如果没有形成抚养事实,则彼此之间不产生法律上的赡养关系.因此,现实中往往存在老人去世后,继子女将继父母扫地出门的情形.此种行为虽然在道德上应予谴责,但如果诉诸法律,则存在障碍.
4、财产分割与继承
财产问题是婚姻家事争议的核心问题,其自然也是老年人再婚争议中无法回避的症结.丧偶老人经过将近一生的经营,往往积累的了一定的财富.再婚后新配偶的加入,则意味着将来在财产份额上的变化.“自己家的财产最终落到了外人手中”,这也是很多老人和子女最不能接受的事实.南京婚姻法律师认为:我国《婚姻法》对财产采取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两种形式,《继承法》也规定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.据此,完全可以通过签订《婚前财产协议》、《婚前财产公证》、《婚内财产协议》、《赡养协议》、《遗嘱》等方式规避相应法律风险.